附錄A
(資料性附錄)
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常見構造類型
說明:說明:
1 — 頂部導梁; 1 — 墻體覆面板;
2 — 立柱; 2 — 剛性撐桿;
3 — 立柱(背靠背); 3 — 底部導梁;
4 — 過梁; 4 — 鋼帶水平拉條;
5 — 主立柱; 5 —鋼帶斜拉帶;
6 — 窗臺; 6 —過梁;
7 — K型支撐; 7 —墻與基礎連接;
8 — 支承立柱; 8 —一層頂部導梁;
9 — 底部導梁。 9 —二層底部導梁;
10—二層墻體立柱;
11—同一平面內的承重構件。
(a)龍骨(b)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
圖A.1 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構造示意圖
(a) 槽形截面 (b)卷邊槽形截面(c) 角形截面 (d) 帽形截面
(e)工字形截面 (f) 箱形截面 (g) 抱合箱形截面
圖A.2常用龍骨斷面示意圖
圖A.3抗拔連接件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構造要求
B.1 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作為承重墻時應由立柱、頂導梁和底導梁、水平拉條和剛性撐桿、墻體結構面板等部件組成(圖A.1)。作為非承重墻可不設置水平拉條和剛性撐桿。墻體立柱的間距模數(shù)宜為400mm、600mm。
B.2 墻體龍骨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B.2.1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立柱可采用卷邊冷彎槽鋼構件、卷邊冷彎槽鋼構件組成的拼合構件或由卷邊冷彎槽鋼構件、冷彎槽鋼構件組成的拼合構件;頂、底導梁通常采用冷彎槽鋼構件和卷邊冷彎槽鋼構件;立柱與頂、底導梁應采用螺釘連接。承重墻體的端邊、門窗洞口的邊部應考慮受力情況進行加強。在墻體的連接處,立柱布置應滿足釘板要求(圖B.1)。
(a)墻體L形連接(b)墻體T形連接(c)墻體覆面板水平接縫
說明:
1 — 自攻螺釘;
2 — 墻體覆面板;
3 — 墻體立柱;
4 — 底部導梁;
5 — 鋼帶拉條。
圖B.1墻體與墻體的連接
B.2.2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立柱的壁厚不應小于0.6mm,作為承重墻體時立柱的壁厚不應小于0.75mm。頂、底導梁壁厚不宜小于所連接立柱的壁厚。
B.2.3孔口加強件可采用平板、槽形構件或卷邊槽形構件,如圖B.2所示??卓诩訌娂暮穸炔粦∮谒訌姼拱宓暮穸?,伸出孔口四周不應小于25mm。加強件與腹板應用螺釘連接,螺釘最大中心間距為25mm,最小邊距為12mm。
說明:
1 — 水平構件;
2 —自攻螺釘;
3 — 加強件。
圖B.2孔口加強示意圖
B.2.3頂導梁、底導梁的槽形構件采用如圖B.3所示的拼接形式,每側連接腹板的螺釘不應少于4個,連接翼緣的螺釘不應少于2個。卷邊槽形構件的拼接件厚度不應小于所連接的構件厚度。
說明:
1 — 卷邊槽型構件;
2 — 自攻螺釘。
圖B.3槽形構件拼接示意圖
B.3 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支撐的設置和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B.3.1對兩側面無墻體面板與立柱相連的抗剪墻,應設置交叉支撐和水平支撐。交叉支撐可采用鋼帶拉條,鋼帶拉條寬度不宜小于40mm,厚度不宜小于0.8mm,宜在墻體兩側設置。水平支撐可采用鋼帶拉條和剛性撐桿,對層高小于2.7m的抗剪墻,宜在立柱二分之一高度處設置;對層高大于等于2.7m的抗剪墻,宜在立柱三分點高度處設置。水平剛性撐桿應在墻體的兩端設置,且水平間距不宜大于3.5m。剛性撐桿采用和立柱同寬的槽形截面,其翼緣用螺釘和鋼帶拉條相連接,端部彎起和立柱相連接(圖B.4a、b)。
說明:
1 — 剛性撐桿;
2 — 自攻螺釘;
3 — 鋼帶。
說明:
1 — 頂部導梁;
2 — 抗拔錨栓;
3 — 交叉支撐與立柱螺釘連接;
4 — 底部導梁;
5 — 墻體立柱。
(a) 兩面鋼帶拉條和剛性撐 (b)兩面交叉支撐
圖B.4墻體支撐
B.3.2連續(xù)剛性支撐可以采用鉸接(圖B.5a)或連續(xù)形式(圖B.5b)。
(a)鉸接連續(xù)支撐(b)連續(xù)支撐
說明:
1 — 剛性支撐;
2 — 墻體立柱;
3 — 自攻螺釘。
圖B.5連續(xù)剛性支撐構造
B.1 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面板應與墻體立柱采用自鉆或自攻螺釘連接。
B.2 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的連接
B.5.1除石膏板連接用螺釘之外,其他連接處螺釘?shù)闹睆讲粦∮?/span>4.2mm,石膏板連接用螺釘?shù)闹睆讲粦∮?/span>3.5mm。
B.5.2拼合立柱間采用雙排螺釘固定,螺釘間距不大于600mm;也可S型打釘,間距不大于300mm。
B.5.3墻體面板的邊部和接縫處螺釘?shù)拈g距不宜大于150mm,墻體面板內部的螺釘間距不宜大于300mm。
B.5.4采用螺釘連接時,螺釘至少應有3圈螺紋穿過連接構件,如圖B.6所示。螺釘?shù)闹行木嗪投司嗖坏眯∮诼葆斨睆降?/span>3倍,邊距不得小于螺釘直徑的2倍。受力連接中的螺釘連接數(shù)量不得少于2個。用于鋼板之間連接時,釘頭應靠近較薄的構件一側。
說明:
1 — 從較薄板到較厚板;
2 — 至少三圈螺紋。
圖B.6螺釘連接示意圖
B.5.5 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中所采用的螺釘必須具有足夠的耐腐蝕性能,用于承重墻體墻架構件間連接以及作為抗剪墻使用的面板的連接螺釘,其耐腐蝕性能應達到 1000小時鹽霧試驗的要求。
B.3 覆面板材
B.6.1覆面結構板材可采用定向刨花板、石膏板、、水泥纖維板、玻鎂板和鋼板等材料。圍護材料應優(yōu)先采用節(jié)能環(huán)保的輕質材料。
B.6.2墻體覆面板材上下拼接時宜錯縫拼接,縫隙的尺寸為3mm,錯縫尺寸不宜小于600 mm。在拼接縫處應設置厚度不小于0.75mm、寬度不小于50mm的鋼拉帶作為襯墊材料進行連接,當有可靠依據(jù)時,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襯墊材料。門窗等洞口處應錯縫拼接。
B.4 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與主結構
B.7.1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與主結構(鋼結構框架或者混凝土框架)連接時,為避免由于主結構的沉降、變形導致墻體的變形開裂,宜采用如圖B.7所示的滑動連接做法。
(a) 與鋼梁(b)與鋼筋混凝土梁
說明:
1 — 原鋼梁;
2 — 六角自攻釘@400mm;
3 — 20mm縫隙;
4 — 滑動導軌;
5 — 頂部龍骨;
6 — 龍骨,與鋼筋混凝土梁連接時間距取400mm;
7 — 尼龍脹栓@400;
8 — 原混凝土構件。
圖B.7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與主結構之間的滑動連接構造
B.7.2 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作為承重剪力墻與主結構(鋼結構框架或者混凝土框架)的連接時,應在墻體與主結構上、下水平構件之間分別設置足夠的抗剪連接件,數(shù)量由抗剪承載計算確定。
B.7.3 輕鋼龍骨式復合墻體作為剪力墻與主結構(鋼結構框架或者混凝土框架)的連接但不希望傳遞豎向荷載恒載分量時,可考慮在墻體與主結構上部水平構件之間預留合適縫隙,待主結構施工完成后再規(guī)定就位。但完全不考慮傳遞豎向荷載時,可在墻體與主結構上部水平構件之間設置板鉸構造。
附錄C
(規(guī)范性附錄)
產品受壓極限承載力試驗方法
C.1范圍
本附錄規(guī)定了產品受壓極限承載力的試驗方法。
C.2試驗設備及工裝
C.2.1試驗裝置與試驗加載設備應滿足試體的設計受力條件和支承方式的要求。
C.2.2試驗用工裝不應出現(xiàn)破壞現(xiàn)象。試驗臺在其可能提供反力部位的剛度,不應小于試體剛度的10倍。
C.2.3加載器的加載能力和行程應大于試體的最大受力和極限變形。
C.2.4量測儀表的選擇,應滿足試體極限破壞的最大量程,其分辨率應滿足最小荷載作用下的分辨能力。位移計量的儀表最小分度值不宜大于所測總位移的0.5%,示值允許誤差不大于儀表滿量程的±1.0%。各種記錄儀的精度不得低于儀表滿量程的±0.5%。
C.3試件及安裝
C.3.1試件的制作應采用與實際工程材料、連接方式一致的1:1比例的足尺尺寸。
C.3.2墻體通過加載器施加豎向荷載時,應在試件與加載器之間設置分配梁(圖C.1)。C.3.3
應在試件與分配梁周圍設置安全防護裝置,以防試件破壞時分配梁對人員或設備造成破壞。.
3.4工裝和試件之間的安裝示意圖見圖C.1。
說明:
1 —反力架;
2 —千斤頂;
3 —分配梁;
|